🔥110學年 設計系研究所全修班火熱開課中🔥
朱O柔
就讀 台灣大學 心理系
考取視覺傳達設計類碩士班
錄取
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學系視覺與媒體設計組碩士班
設計研究所全修班 火熱開課
↑ 搶先報名 ↑
IDM大概是這部分最好的選擇了
他們引以為豪的這麼說我覺得沒錯
我從小就喜歡畫畫,但在考大學時並沒有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,覺得當藝術家需要驚人的才華和運氣才能成功,而且一整天關在工作室畫畫的想法不知為何沒有很吸引我,最後選了一個自己不算排斥的科系就讀。在大學期間因著一些契機接觸設計,發現設計的明確目的性創作能為自己帶來很大的成就感,於是決定未來要投入設計。在大四接近畢業時想上網找設計相關課程進修,偶然進到IDM的網站,便起了透過設計研究所轉換跑道的想法。
本來一開始是想說試試看自己準備,
但身為非本科生,
發現需要很多方向上的指引和建議,所以報名了設計教室。
而IDM大概是這部分最好的選擇了,
他們引以為豪的這麼說我覺得沒錯。
在這裡有幾個不錯的地方。
第一就是老師們都滿認真檢討每個同學的作品,
也給予我許多不管是設計還是研究所準備上的建議;
不過這些機會都要主動尋求,不要怕麻煩老師!
再來是主任和助教們都非常負責任,會督促同學的進度,
提供各種與申請研究所相關的協助和諮詢(真的是各種)。
最後就是這裡的同學們,有學長姐的榜樣和同儕的陪伴與激勵,
很快就能找到自己需要進步的地方,針對它們加強。
我是甄試階段就非常幸運的上了自己喜歡的學校,
所以沒有去考試,但可以針對準備備審資料和面試提供一些建議。
IDM六月開課,第一堂課就聽說應該積極爭取推甄的機會。
反正之後考試也需要備審資料,
也不妨順便先練練面試,
因此我決定不論如何都要嘗試推甄。
我大概7月開始規劃,8月開始認真準備,
到面試大概有四個月的時間,其實滿夠的,
最重要的是—要制定一個進度表,
掌握分配自己的時間,真心鼓勵大家嘗試推甄!
每間學校每個科系都有自己的風格,
準備方向也會因此不一樣,
最好在開始之前就做好功課,
瞭解自己申請的是怎麼樣的一間學校。
像我當時申請的台藝大和師大就是偏學術且滿有人氣的學校,
因此可能會比較看重研究計畫和作品集的完整度。
備審資料及面試也要適當呈現獨特性,讓自己在眾多的候選人中突出。
關於作品集製作
不管你的作品長怎樣,排版超級重要!
糟糕的排版可以毀掉精心設計的作品,
所以排完一定要給老師們看、不斷修改也是滿正常的,
畢竟排版應該是大部分同學比較沒經驗的。
然後非常建議作品集可以有一個整體的視覺風格,
想像自己在設計一本書,以統一的視覺元素將自己的作品串連起來。
寧願不放沒那麼好的作品,也不要為了充頁數放自己不怎麼滿意的作品,
導致影響整本作品集的品質。
設計研究所全修班 火熱開課
↑ 搶先報名 ↑
而研究計畫撰寫,一定要先看看歷屆論文,
構思研究題目或確認自己想的方向是不是已經有人做過,
這部分越早開始越好,因為想題目其實是最花時間的。
想題目時不用追求完美,具有清楚的邏輯和合理的完成度就好。
研究的題目如果跟作品集裡的作品有高度關聯性,
更可以使研究動機更有說服力。
最後是面試,
自我介紹一定要好好準備,因為這是唯一確定會被問到的問題。
除非對自己的臨場反應很有自信,
其他常見問題的回答也要非常熟練,
能幫助增加信心,表現出自信。
一個使面試官印象深刻的小技巧,
就是跟準備作品集一樣準備面試,
讓一個明確的主題貫穿整個問答內容、作品集和研究計畫,
傳達一個簡單有力的訊息。
仔細想想為什麼選設計,想要透過設計達成什麼。
透過這整個過程,
我歷經了準備、等待、選擇的痛苦,
不過一切都值得,也很享受。
希望大家也能享受追逐自己設計夢的過程!